由一群心理健康的儿童所构成的圈子,每个人都会有适度的妥协和让步,会懂得自我协调,大人不用管;而由一群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所构成的圈子,问题将是层出不穷的。
钟煜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大班时,孩子们之间流行一部关于“小魔仙”的动画片,在家看了电视,在幼儿园玩角色扮演的游戏。一天,女儿放学回家,哭丧着脸抱怨:“妈妈,为什么我不能当魔仙女王?”原来,班上有个强势的女孩,每次都由她决定其他女孩扮演的魔仙角色,女王嘛,自然由她自己当,而女儿总是被分配当那个衣服颜色最不好看的小仙子。
钟煜一开始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,不玩不就完了,但后来发现,问题没那么简单——女儿不开心,但不能不玩,因为不玩就不能融入这个集体,其实其他小女孩也不满意,但她们不敢联合起来对抗……
钟煜是《朋友还是敌人?儿童社交的爱与痛》一书的译者,该书作者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·汤普森博士在书中写道,儿童的小团体关系经常被种种力量所影响,当孩子们互相伤害、彼此戏弄时,几乎没有几个成年人能理解个中缘由。
瞧,孩子的社交一点儿也不比大人简单。
被群体接纳和认同,是人类的社交天性
钟煜讲了另一个故事:在一个亲子夏令营中,5岁的男孩小林独自站在餐厅的围栏边,这时8岁的男孩大山经过他身边,小林抬起手,朝大山的屁股就是一掌。大山挨了一下,没有气恼,而是回过头把小林搂在怀里,亲昵地揉搓小林的脸,两个孩子都开心地笑着。
“两个孩子为什么能这样和谐相处呢?是他们原本就认识且关系密切?还是他们都是我们所说的那种‘擅长与人相处’的孩子?”钟煜没有给出答案,但她说:“同理心、自控力、信任与爱……这些微妙又至关重要的社交能力,其实最初都由我们在不经意间教给我们的孩子。而对我的女儿来说,比当不当魔仙女王更重要的,是成为群体的一员。对被群体接纳和认同的重要,是人类的社交天性,我们无法改变。”
迈克尔·汤普森在书中写道,在集体生活中有一些准则,比如“要和你的同伴一样”“你必须属于某个团体”“要么在圈内,要么在圈外”“在社交等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”“你必须扮演某个角色”……集体生活对孩子太重要了,以至于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时,孩子们很难自由思考。
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,一个孩子为了合群,可能去做一些其实不愿意做的事情,或者甘愿忍受一些不公对待,这种讨好行为并非孩子独有,而是在任何年龄段都存在。
“一方面,就人的天性而言,本能地希望和他人相处融洽,希望自己能在群体中受欢迎;但另一方面,如果这种本能发展到极端,就变成了‘讨好型人格’,他会不尊重自己,一味去讨好别人。”不过,在尹建莉看来,正常的同伴关系、集体生活对孩子整体而言是有正面影响的。
尹建莉的女儿是90后,有一次假期,女儿原本计划和同学一起去公园野餐,结果都准备好了,偏偏那一天下起了雨。野餐是不成了,尹建莉就让她通知所有孩子来家里,还搬开了客厅的茶几,在地上铺了一个大大的野餐垫,让他们在家里“野餐”。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独立的空间和时间,尹建莉还特地拉着丈夫躲出去了半天。
这次聚会很成功,孩子之间相处融洽,原因很简单——邀请来的孩子都是女儿自己挑的,能聚到一起就说明平时相处不错。“我容许孩子对同学有好恶感,喜欢谁,不喜欢谁,非常正常,不必勉强”。
“小霸王”和“受气包”都因为有严厉的家长
迈克尔·汤普森在书中写道,一个与父母关系亲密稳固的孩子会拥有这些特质:能享受他人的陪伴、能遵守先来后到的规矩、能与别人分享与合作、有同理心和自控力、能读懂他人的情绪、信任他人、相信自己会被挂念……
而有社交障碍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与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——孩子与孩子的关系,是由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决定的。比如,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形成,讨好与被讨好,是严厉的家庭教育造成的两种表现。
尹建莉曾经遇到过一个有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幼儿园小男孩:他不小心撞到了桌角,老师过来安慰他,他马上就说“老师我不疼,我要做勇敢的孩子”,其实他很疼;他在与父母相处时也是小心翼翼,唯恐自己犯错。家长百思不得其解,问尹建莉“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”——家长觉得这是“懂事”。
家长认为自己的教育一点儿也不严厉,还向尹建莉描述了他们在家中的相处状况。比如,小男孩不小心弄翻了茶几上的一杯水,他马上道歉:“妈妈对不起。”妈妈说:“没关系,谁都会犯错,妈妈原谅你了。”
“这位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,说原谅,就是把孩子的行为定义成一个错误,原谅他,还显得自己特别高姿态,但弄翻水根本不是错误。”尹建莉说,“如果家长在生活中不断暗示孩子,这个是错,那个也是错,让他觉得自己总是在不断犯错、不断被原谅,那他就会非常自卑,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也非常小心翼翼。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,最深的根源都是自卑。”
自卑的一种表现是讨好别人,另一种表现恰恰相反——欺负别的孩子。就像尹建莉经常说的,“小霸王”和“受气包”往往都有一个强势的家长。
尹建莉住的小区里有个“小霸王”,经常冲撞别的孩子,妈妈打他骂他都没用。有一天,小男孩骑着新买的小自行车,故意往别的孩子身上撞,他妈妈气得又过来打他。尹建莉阻止了妈妈,对小男孩说:“呀,新买的自行车真漂亮!我见过一个小朋友,人家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学会骑了,就不会撞到小朋友身上了。阿姨相信你,肯定也用不了半个小时。”就这样,尹建莉故意把他撞小朋友的“坏”说成无心之过,果然,小男孩接下来就不撞人了。
“道理很简单,妈妈整天打孩子,孩子内心是自卑的。他撞小朋友也是出于报复心理,是他对自卑的一种反抗。但如果你经常表扬他,刺激了他的正面情绪,让他不再为此感到自卑,不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,他在人际交往当中就会有正面表现。”尹建莉说。
孩子被欺负,家长要不要出头?
有的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“坏孩子”交朋友就急得不行,尹建莉建议:第一,顺其自然,孩子愿意跟谁玩就跟谁玩,你要信任他;第二,人以群分,你培养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,就意味着他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往,“如果你觉得孩子交了‘狐朋狗友’,你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”。
除了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,家长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会不会被欺负,接下来的困惑就是孩子被欺负了,该不该为孩子出头?或者说,孩子之间发生矛盾,家长要不要出面解决?
对此,尹建莉建议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“我一般不赞成家长去出头,或者说去介入。你要观察孩子,不要先下判断谁对谁错,而是帮孩子分析问题,让双方都明白事情原来是这样的,可以有比冲突更好的解决办法。当然,如果事态严重,明显是一个孩子在霸凌,家长也是需要出面的,但也不是动拳头”。
而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:如果害怕孩子出去受气,那么在家庭生活中也千万别给他气受;如果害怕孩子出去欺负别的小朋友,那你也别欺负他。
在尹建莉看来,对于一些儿童社交中产生的问题,你只能将其作为一个现象去观察,无法插手去解决。儿童社会,或者说儿童圈子,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圈子,怎么玩,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。
“总之,由一群心理健康的儿童所构成的圈子,每个人都会有适度的妥协和让步,会懂得自我协调,大人不用管;而由一群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所构成的圈子,问题将是层出不穷的。”尹建莉说,“所以,最简单的方法还是首先从家庭教育做起,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,剩下的就不用担心了。”
在书的最后,迈克尔·汤普森也为广大心神不宁的家长总结了帮助孩子处理社交问题的10条建议:
1. 不要过度担心。记住,你已经为孩子提供了社交生活的起点。
2. 认识到友谊和受欢迎之间的重要差异。友谊更加重要。
3. 支持孩子的友谊
4. 让你孩子的朋友来到你家时,有宾至如归之感。
5. 不仅做友谊的榜样,也要做友谊的老师。
6. 为孩子提供广泛的交友机会和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。
7. 与你孩子的朋友(或敌人)的父母交朋友。
8. 同情孩子的社交痛苦,但也要保持理智的判断。
9. 了解你的孩子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。如果孩子在社交方面有困难,要伸出援手。如果孩子属于受欢迎或者被接纳的类型,帮助他成为一个积极的道德领袖。
10. 要从长远看问题。
他也请家长们相信,绝大多数孩子会以幽默、适应力和智慧来应对他们社交生活的难题。